cover_image

后 GPT 时代,我们应如何与 AI 一起工作?

图片
ChatGPT 等生成式 AI 的出现令人兴奋,也让人隐隐地感到不安:越来越强大的 AI,会让我失业吗?
国际顶级投行高盛(Goldman Sachs)的一份报告指出,全球有 3 亿个工作岗位将被 ChatGPT 生成式 AI 取代,律师和行政最有可能被裁员。
创造了 ChatGPT 的 OpenAI 也发布了一篇学术论文,系统性地论证了 AI 对现有职业的替代性。文章得出的结论是:
  • 80% 的人将受到影响,19% 的人将「大受影响」

  • 蓝领相对安全,白领更加危险

  • 与文字创作、翻译、研究、代码相关的工作面临更高的 GPT 暴露风险

最近两篇最新的研究报告中,学者们用 ChatGPT 解读美联储声明中的「鹰鸽」含量,以及判断新闻对于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。两项任务里,ChatGPT 的表现得相当不错。
被 AI「抢走饭碗」的论断或许太过悲观,但不可否认的是,AI 工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生产力,我们即将迎来与 AI 一起工作的时代。
此时此刻,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:
  • AI 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,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?

  • 我们应该如何使用 AI,如何与它合作?

  • 生而为人,我们的独特竞争力是什么?


1

   

AI 的能力边界
在哪些工作任务上,AI 做的比人类好?
  • 可预测的、规律性强的任务:「可预测的活动」更容易实现自动化、流程化,而那些涉及管理、决策、规划和创造的工作任务,规则难以定义,因而较难自动化。

  • 数量庞大、时间紧迫的重复性任务:人有状态好坏,而 AI 不知疲倦,永远注意力集中,永远精力充沛。

在哪些任务上,AI 的表现欠佳?
  • 事实性错误:GPT 类大模型给出的回答看起来非常完整,且具有逻辑性,但实际上它只是根据概率生成,无法确保真实性。

  • 不擅长形式推理:GPT 类大模型无法在数学或一阶逻辑等形式严格的系统中进行推理。

众所周知,金融行业是个信息密集行业。涉及到「按照既有规则、处理大量信息」的工作任务时,我们可以将 AI 模型的信息处理效率、合成能力、扩展能力,与人类的判断力、创造力和指导相结合,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。
信息有不同的模态。在金融行业,主要信息载体是文档、人与人的对话交谈。按照信息模态进行分类,AI 擅长的工作任务包括:
  • 文档处理:文档审核、摘要总结、字段抽取、制式文档的撰写、法规检索、流水单据识别。

  • 对话/问答:会议纪要整理、投顾话术推荐、智能客服、辅助投资者教育。


2

   

AI 的正确打开方式
知悉了 AI 的能力边界,我们再来回答下一个问题:应该如何使用它?
ChatGPT 自己的回答是,它是一个「工具」,我们应当谨慎地使用。它还谦虚地表示,目前 AI 无法独自完成所有工作。
换言之,你可以把 AI 当作自己的助理、秘书、副驾驶、能力值 60% 的影分身,但不能把它当作导演、决策者、权威。
现阶段,只有我们清晰地定义了场景、明确了任务,AI 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。
下面,我们列出了一些场景、任务、AI 工具,希望能够帮你打开思路,尝试与 AI 配合,更好地完成工作。


   

场景 1: 整理访谈纪要
推荐工具
ChatDOC (chatdoc.com)
飞书妙记 (feishu.cn)
AI 擅长总结和整理信息,人类擅长在采访调研中挖掘更多非公开的信息增量。两者结合,我们就能更快地落地一手数据,从而抢占先机。
运用这两个 AI 工具,2 小时的访谈录音纪要,5 分钟就能搞定。
图片
使用方法
  1. Step 1: 用飞书妙记将访谈录音转文字,导出为 PDF

  2. Step 2: 将 PDF 上传至 ChatDOC

  3. Step 3: 输入你的指令。可以让它按照大纲列表/表格的形式整理,也可以让它按不同说话人的观点分点列出。

  4. Step 4(可选):如果你选择按照大纲列表的方式生成,复制到 xmind 类的软件,可以直接生成思维导图。

图片
按 markdown 表格整理
图片
分不同说话人观点,按 bullet point 整理
注意事项
  1. 通过点击 ChatDOC 列出的页码,你可以方便地定位到信息出处。但是信息出处有时不够精准,需要在圈定的出处范围内寻找具体的信息点。

  2. ChatDOC 对信息的抓取与总结能力相当不错。即使口语化的资料较为碎片、凌乱,存在冗余,它也能迅速提取要点,输出的内容逻辑基本清晰,文字表达也较为通顺。


   

场景 2: 阅读研究报告
推荐工具
ChatDOC(chatdoc.com)
研究岗位要经常跟各类研究报告、评级报告、审计报告打交道,需要钻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里,耗费眼力和脑力寻找所需的信息。
ChatDOC 这款 AI 阅读工具可以帮我们快速地搜寻、总结、计算,甚至完成简单的分析。
使用方法:
  1. 上传单个/多个文档:上传后直接输入问题,与文档对话

  2. 选中文字/表格提问:鼠标划选需要解读的报表/段落,并给出进一步的指令

  3. 追问:对于 ChatDOC 给出的回答,可以点击追问按钮,让它进一步解释

比如:
你可以用它来阅读苹果公司的年报,快速提取数据,生成简要结论。点击页码,即可溯源到原文,检查数据准确性。
输入 Prompt: 1. 请计算销售毛利率、销售净利率、OCF margin、FCF margin、EBIT/EBITDA等数据,并展示计算过程,分点列出。2. 根据这些数据结果,请分析苹果公司的盈利
ChatDOC 回答:如下图所示。
图片
你还可以上传多份的研报,让它概括其中信息,比较观点的异同。
输入 Prompt: 1. 请计算销售毛利率、销售净利率、OCF margin、FCF margin、EBIT/EBITDA等数据,并展示计算过程,分点列出。2. 根据这些数据,四个研报提到了哪些相关公司?主营业务是?
ChatDOC 回答:如下图所示。
图片
注意事项
ChatDOC 只能对信息进行初步处理,为你提供参考。具体决策和判断,还需要我们在收集足够多信息的前提下谨慎决策。

   

场景 3: 信披文件审核
推荐工具
AutoDoc 金融文档审核平台
autodoc.paodingai.com
信披申报文件,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,其数据的真实性、准确性至关重要。
券商、银行从事投行发债、IPO、质控等业务的小伙伴都知道,如果文档数据处理如果出现了错误,可能会导致监管的处罚和公司的追责。
这类任务,也落在前文提及的 「AI 擅长的工作」范围内。比如庖丁科技的 AutoDoc,基于深度学习技术,可对投行项目的整套申报材料进行识别、提取、审核、预警,支持 docx、PDF、扫描件
图片
通篇逐字检查的工作,交给 AutoDoc 来完成吧:它可以自动将申报文件中需要复核的财务指标、勾稽关系、错别字、格式、数据一致性问题、质量问题一一列出,极大减少工作量,提高申报材料的质量。
图片
数据一致性审核
图片
财务指标验算
图片
质量问题审核
虽然,所有 AI 算法都做不到 100% 准确,但 AutoDOC 不确定的地方,它会主动告诉你,寻求你的二次查验,为文档质量提供双重保障。

   

场景 4: 金融文档撰写
推荐工具
Glazer 刷报神器
glazer.paodingai.com
4.30 是有魔力的数字,看到了就会心头一紧:年报披露季又来了。
人工核对数据、撰写一份金融文档,需要十几个小时,脑力和体力经受双重考验。
使用刷报黑科技 - Glazer,45 分钟就够了:你只需上传一份旧的金融文档,和一份新的审计报告,就可以轻松获得一份数据更新后的新金融文档。
图片
你可能会有所顾虑:省时省力虽好,但 AI 写的东西,真的靠谱吗?
这一点上,大可放心。中信证券、华泰联合证券、宁波银行、中诚信国际等多家行业领先的金融机构,已经用 Glazer 撰写了上千份金融文档,准确更新了 200 多万个数据。
经过多年训练,Glazer 对财务数据的识别与撰写,准确率相当出色:
  • 三大报表财务数值部分,准确率达 95%+;

  • 日期部分,准确率达 96%+;

  • 占比\增速\财务指标等复杂计算,准确率达 92%+。

此外,你可以点击数据点,一键溯源至底稿,并查看数据的计算过程。便于二次检验的产品设计,也增强了 AI 工具的可靠性
图片
Glazer 刷报神器

3

   

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?
不可不用 AI,不可依赖 AI。
在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时,我们也持续思考,作为人类,在职场中如何与 AI 差异化竞争?
以下或许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:
  • 提出好问题:AI 是很棒的「做题家」,但需要我们先来挖掘场景、明确定义问题。

  • 掌握非公开信息:AI 学习公开信息的速度我们无法比肩,ChatGPT 几乎学完了整个互联网的数据。但它不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捕捉人的情绪,不能进行信源的突破,不擅长在信息迷雾中去伪存真。

  • 洞察人心:根据历史数据,AI 可以建立各种精妙的模型;但投资判断除了基于数理模型,还需要对人性和心理的洞察。

  • 综合研判:AI 对于某个领域的判断准确度,可以通过训练提升;但仍需要人类专家来进行统筹和规划。比如,AI 可以判断新闻对于股价的正/负面影响,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发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改善这些模型,最大化它们的效用。

锻炼人类独有的能力,能够让我们在 AI 浪潮下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舵,多一份从容和笃定。
图片
AI 不是替代我们工作的人,而是我们的合作伙伴,帮助我们到达更远的地方。就像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前几天说的,学会使用 AI 的人,会比工作多年的人更有效率。
图片







联系我们

相关产品

PDFlux SDK
开箱即用的 PDF 工具包PDFlux SDK
了解更多
Hunter
智能语义搜索引擎Hunter
了解更多
Glazer
庖丁智能撰写Glazer
了解更多
Scriber
文档信息抽取平台Scriber
了解更多